晏如安

《夫君为我牵红线》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白鹭书院。

李诵拆开昨夜唐越送来的信,信中韩奕恳求他一件事:

韩奕夫人在清风观教导幼童写字读书,韩奕托他帮忙找着合适的书籍字帖送去。

李诵皱眉:不过一些书籍字帖,去书铺问一问寻一寻不算难事,韩奕为何专门托付他?

可是有别的用意?

李诵虽然想不明白,却还是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

两日后,到了约定好的日子,江凝出门前往清风观。

这回江凝带了好些东西,一盒点心,还有几支小木剑。

这是江凝为那些孩子准备的。

“小姐真有心,是把那些孩子放在心上了。”

江凝轻笑:“那些孩子身世可怜,让人心疼。”

除了心疼孩子,江凝也有自己的打算。

下午,江凝去学堂讲学。

她抱着几只小木剑进入学堂,原本端坐的孩子们都忍不住伸长脑袋去看,有胆大的已经出声询问:“江夫子,这是什么呀?”

那孩子一脸期待,显然是明知故问。

江凝抿嘴忍笑:“是小木剑。我们先来温习上次的功课,谁答得好,便可得到一支小木剑。”

“我答!”

“我答!”

好几个孩子大声道。

江凝于是问,“上次我给你们讲了一个刻舟求剑的故事,谁能原原本本复述一遍?”

有三个孩子大胆复述,江凝给他们一人一支小木剑。

随后,江凝又出一题,让孩子们写“剑”字,她将剩下的小木剑分给写得好的孩子。

“江夫人,今天讲什么?我们一定认真听!”孩子们迫不及待听新故事了。

“今日讲诗。”

江凝今日讲的是《咏鹅》这首诗,她以故事入题,讲了几只小鹅游水的故事,再为孩子们讲解这首诗,最后教孩子们“鹅”字。

半个时辰后,讲课结束,江凝让孩子们自己练习写字,她一抬头,就看到去尘站在窗外。

她正看着江凝,面带微笑,还朝江凝招招手。

江凝走了出去。

“江夫子,你讲得真好,他们既学了诗,又认了字,还很高兴。”

人天性好逸恶劳,尤其是怀有赤子之心的幼童,更是很难抑制天性。

想让幼童静心求学可不容易。

“我也只是因势利导,尽量让他们觉得读书习字不是那么枯燥的事情。”

去尘点头,“正是如此,你用心了。对了,昨日有人送来一包东西,说是转交给你,我放在这边杂物间,你来看看。”

江凝纳闷,跟着去尘到了隔壁屋子,发现那是一只箱笼,江凝将箱笼打开,里间堆着许多书、字帖、笔墨等等。

“这都是孩子们用得着的东西。”江凝诧异。

去尘点头:“是啊,李夫子送来这些东西,有心了。”

“李夫子?”江凝一愣,她忽然记起了韩奕临走时给她的那封信。

韩奕在心中说,他昔年在白鹭书院有同窗李诵,如今是白鹭书院的夫子。

“这位夫子可是白鹭书院的夫子?”

去尘点头:“正是。怎么,你不知道这件事?我还以为是你拜托李夫子送来书册笔墨。”

江凝只得默认。

韩奕做事谨慎,在她没点头之前,不会对李诵透露什么。

看来,韩奕只是劳烦李诵送些书册笔墨给她,李诵照做,直接派了人送到清风观。

这样一来,她根本和李诵没见到。

如此甚好。

不过韩奕要是知道了,可能要失望了。

……

今夜,韩奕等夜宿一处小镇。

离开京城后,韩奕他们一路快马疾行,才四日功夫便走了一千多里。

此时,他们已经接近西北地界。

京城的六月,暑气未消,而这处接近西北的小镇,却有些寒意。

今夜下了雨,秋风裹着小雨,越下越冷。

韩奕躺在床上,不由得想起了江凝。

他记得小碧说,江凝一到秋冬,便容易受寒生病。

希望她在韩府一切安好。

如此,他也不负自己在江伯伯坟头的承诺。

……

当夜,江凝宿在清风观客院。

小碧住在外间,她躺在床上,辗转许久却没入睡。

韩奕已经离开四日,这个时候,他到哪里呢?

等他下次回来,她就告诉他,他不必当月老了。因为她一心向道,只想出家。

翌日。

一早小碧去厨房端来早饭,两碗清粥,两份小菜。

江凝和小碧正吃着,忽然客院门口冒出一个小脑袋。

小碧一眼发现了:“小姐,有人。”

江凝看过去,发现是常青。

“常青,你怎么找到这里了?”江凝坐过去,常青有点怯怯的,她将背在身后的手伸出,手上拿了一颗蛋。

那蛋比鸡蛋小,又比鸟蛋大。江凝一时不知道那是什么蛋。

长青抬头望着江凝,一脸期待。

江凝明白了:“送我?”

常青点头。

“谢谢常青。不过夫子有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送我这个蛋?”江凝好奇问。

常青浅浅一笑,露出两颗虎牙:“昨天夫子送我小木剑,所以我也想送你一个东西。夫子,这是野鸡蛋。”

原来是这样。昨日她让孩子们温习上次所学,常青虽然年纪小,却还是写出了“剑”字。

常青这孩子,才三岁,却懂事得叫人心疼。

“谢谢,蛋我就收下了,你用过早饭了吗?要不要和夫子一起吃?”江凝问。

常青却摇头,转身一溜烟跑了。

江凝握着野鸡蛋,心中愉悦。

她来清风观当夫子,原本是为了自己的私心。她想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可手里一个小小的野鸡蛋,却让她有了前所未有的开心。

原来,她并非一无是处啊。

她从前总觉得自己身体不好,做不了什么,好好活着已是不易。

可至少,她现在做得不错,不然常青不会送她一个野鸡蛋。

用过早饭,江凝便去了勤学院。

孩子们已经用过早饭,在院子里玩。

看到江凝和小碧进来,他们全部跑过来,“江夫子,江夫子,我们今天学什么啊!”

“先进去吧。”

孩子们一窝蜂跑进屋内坐好。

随后,江凝带他们温习了昨日学的诗《咏鹅》。

之后,她让孩子们上前,围在她身边,开始提笔作画。

她画出一片池塘,池中有鹅。

孩子们纷纷惊叹:“哇!”

随后,江凝在池边添了一株柳树,柳树下有一个幼童。

“这是我!你看,我也是三个髻。”一个孩子大声说,她头上有三个髻。

“我也是三个髻!”另一个孩子摸着自己脑袋说。

其他孩子不高兴了:“夫子夫子,我也要,我也要。”

江凝一看,她头上有四个髻。

于是江凝又添了一个童子。画中童子头上有四个髻。

四个髻的几个孩子蹦起来。

江凝看到一旁默不作声的常青,再次提笔,然后她对常青说:“常青,你来看看这个童子像谁?”

不等常青看过来,其他孩子立即大声说:“她头上两个髻,是常青!”

常青笑起来,露出几颗牙。

就在这时,小碧走进来,她脸色有些慌张,快步走到江凝身边:“小姐,不好了,新城公主来了!就在院子里!”

江凝眉心微蹙。

新城公主怎么会来这里?该不是来找她麻烦的吧!

“你陪着孩子们,我去看看。”

江凝起身走到屋外,她看到新城公主就在院中,去尘道长在旁作陪。

“你果然在这里。”新城见了江凝冷哼一声:“听说你在这里做女夫子,给孩子们讲学?”新城就是听说这件事,今日特意来清风观上香。

江凝面色不变,平静行礼:“参见公主,我平日无事,便在这里帮忙。”

新城点头:“那是,韩奕都走了,你日日独守空房也挺寂寞的。”

“……”江凝没做声,新城公主每次见了她都跟乌眼鸡似的,不嘲讽她两句就不算完。她能怎么办,只能听着。

反正不痛不痒,她也不在意。

新城公主见江凝垂头不足,心里才稍稍满意,她想起了今日来清风观另一个目的。

“对了,听说明秋月放了一个孩子在这?是哪个孩子,我看看。”

江凝便回到屋里,把常青领了出来。

新城瞧见常青,微微一愣,她低声嘀咕:“怎么有点像……”

不过她很快闭嘴,而是走过去对常青道:“你就是小常青,真可爱!”

她伸手想去摸常青,常青却有些害怕,退后一步。

见此,新城有些不快:“你怕什么?我又不吃你,我只想摸摸你。”

江凝解释:“公主见谅,常青她年纪还小。”

“要你管!多话!”新城冷哼一声。

新城又对常青道:“你不用怕我,我和明秋月是朋友,从小一起长大的。听说你在这里,特意来看看你。”

常青却还是怯怯的,往江凝身边靠。

新城心里微恼。

可她不能跟一个孩子计较。

于是新城又狠狠瞪了江凝一眼:“你怎么什么都要跟我抢?”

“……”江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