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

《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此女非论吾乎?”

曹植听女子之言曹操心狠手辣有些听不下去了。

这后世之女当真有恃无恐,仗着他们拿这巨幕没办法,便说些煽风点火之言。

他问完方才想起自己正在沐浴,身边并无一人,遂加快动作以便出去与众人详谈。

此次巨幕过后,恐怕天下异变也。

父亲恐已盛怒矣。

然而曹操此前确实愤怒,可听到此话他却笑了。

心狠手辣。

天下谁人不知他曹操心狠手辣,难道此女还能说出什么更惊世骇俗之语不成。

成大事者,当不拘小节也。

他倒是要看看,此女要如何论说。

许多人对曹家取刘汉而代之或眼红或愤怒,除了结天下英豪而抗之他们仿佛别无他法。

此时,这些人都在看着曹操的笑话。

原以为这次巨幕的出现也是为了帮曹操而来,谁知事态的转变如此迅速,当真妙矣。

然而幕中女子仿佛还没意识到自己已经跑题,仍在侃侃而谈。

【曹操杀过的人不计其数,杨修、许攸、吕布、孔融……】

曹植院中,一行人齐刷刷地看向杨修。

杨修也十分震惊,自己矜矜业业,从未有何逾矩之处,最后竟会死于丞相之手,何故?

惊讶过后,忽而想起曹丕称帝之事,顿觉会与此事有关。

“此定为二公子之奸计也。”曹植好友丁仪与杨修的想法不谋而合。

众人一说之下,更觉如今事态严峻,忙找人寻曹植前来商议对策。

而曹操听闻此言却是眯了眯眼,即便四下无人,亦未作何其他反应。

【但我们只要细究,就会发现曹操杀这些人都是出自政治原因,而并非《三国演义》中“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那么夸张。】

【不过曹操屠城这个污点会一直跟着他这个名字,这点是没人能够否认的。】

“‘休教天下人负我’此言未免太猖狂了!”

那些常年受着战争侵扰的百姓们也在看着这巨幕。

没有人不害怕这位凶狠的丞相。

屠城之事伤害最大的就是他们这些百姓,他们如何会否认?

曹操深深吸了一口气,他猜到女子会以此说事,果不其然。

难道那种情况下,要想立威,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他紧紧盯着巨幕。

这些天他们想了许多办法想控制这巨幕都无济于事。

难道他曹操就要被这巨幕摆布吗?

就在他开始想象巨幕带来的最坏结果时,女子话锋一转。

【总之我们该知道,咱们看历史并未看京剧,曹操并非脸谱化的人物,而是有功有过的一个鲜活的历史人物。】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就这样评价过《三国演义》,“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亮之多智而近妖。”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在《三国演义》中,刘备过于厚道,有点假,而诸葛亮太聪明,像个妖怪。】

【这也说明罗贯中先生在塑造三国人物的时候是有夸张的,所以咱们评价历史时,最好还是参考正史。】

“此言何意?”

葭萌,刘备看向一旁的庞统,想了想远在荆州的诸葛亮。

这话听着怎么像是在贬低他二人似的?

本来提及他们也算好事,说明他们留名于后世。

可若是留下恶名不如不留。

这鲁迅先生何许人也?

怎如此说话?

在场众人都能明白,此话是在说那本《三国演义》中的他们,这《三国演义》当是书籍,可是叫人听起来就像是说刘备其实也没那么厚道,诸葛亮其实也不是很聪明一样。

若是叫有心之人加以利用,或再有些此番言论流出,他们的处境不会比曹操好到哪儿去。

这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名声毁于一旦亦非不可能。

还是别说他们了吧。

女子像是听到他们心声似的,当真没再多提。

【不过呢,有关三国事情的衍生作品实在太多,咱们难免会被影响,多以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就好了。】

【咱们继续说邺下文人集团,那身处于曹氏集团下的这些文人才子们会不知道曹操暴虐多疑的性子吗?他们也知道,所以他们会更加地小心不去触曹操逆鳞,那文学创作自然也会跟着受限。】

【但是咱们也不可否认,对于这些人来说,能在乱世之中有这么一个创作环境已经很不错了。】

【也正因如此,他们带着一个时代的文学发展走向了高潮。】

【而由曹操带领的这种在诗歌中反映现实和抒发壮志的现实主义传统甚至被后世赋予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魏晋风骨。】

曹操挑眉。

如此美名,倒也配得上自己的作品。

他算是看出来了,此女什么话都敢说,对谁都无偏向。

就连多智如孔明都被她这样评价。

今次无论女子如何细数他的缺点,对于他的肯定也是一分不少的。

如此,足矣。

【哎呀,扯得有点远。】

女子像是不好意思似的冲着众人笑了笑。

【总之呢,那个时候的文学繁荣与曹氏父子肯定是分不开的。】

【其实他们父子三个的文学成就都是很高的,随便拎一个出来都很能打,但是咱们今天讲悲情文人嘛,最悲情的那就还得是曹植。】

【曹植生于公元192年,初平三年,是曹操与卞夫人的第三个儿子,也是曹丕一母同胞的弟弟。】

她说着手往旁边一点,巨幕上就又出现了她上次走前出现的那些画面。

但又有所不同。

【咱们从预告中也可以看到,从184年光和七年黄巾起义过后,整个社会进入一大动荡时代,群雄混战。】

看着巨幕中那些头戴黄巾的人们,许多人的心中都无比痛苦。

他们不想战争,可官逼民反,他们不得不战,以至于到现在战争不断,百姓流离失所。

这世道艰辛,战争何时会结束啊?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作为亲自参与这些战争的人,在《蒿里行》中写下了这样的诗句,“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他用质朴的语言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的场景,也表达了他对于当时现实的不满。】

【后来经过各种混战,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后统一北方,曹□□后,220年,建安二十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