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好印象

《我和林黛玉一起名扬四海》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薛夫人先拆开娘家来信。

嫁入薛家之后,她也学会了不少字。

王家写信给金陵薛家,告知他们王家空有名额,女儿却都不识字,愿将王家名额让个薛宝钗。

像这亲戚之间商议,只要不太过分,也不会被禁止的。

信中又告知舅舅王子腾升了九省统制,奉旨去边疆重镇巡察。

薛夫人捏着信眉开眼笑,连说了几句“菩萨保佑”。

又拿起王夫人写的信,拆开来看。

王夫人知道娘家安排,便也写信给自家妹子,让他们早日上京,来贾府一同作伴。

因天气闷热,薛宝钗与母亲坐在一处喝茶。

薛宝钗见母亲看信,越看越高兴。

她问:“妈,有何喜事?”

薛夫人将信递给宝钗看。

薛夫人收到娘家兄弟升迁的信无不欢喜,又得知公主选伴读之事,王夫人邀请她入京,她哪里还坐得住。时不时往外张望,问薛宝钗:“我儿,可让人去找你哥哥回来了?”

薛宝钗给薛夫人倒了一盏热茶,亲自递到她手上,笑道:“妈,您别急。早打发人去找了。”

“那就好。你心里是如何想的?可愿去搏一搏这一前程?”

薛夫人看着女儿一张素净的脸,心又提了起来。

薛夫人自夫君过世,家里全靠女儿帮她拿主意。儿子又是个不争气的,整日在外面胡混瞎混,幸亏听得进女儿的话,也算对她孝顺,不然她哪能守住家业。

如今女儿有了好去处,要是撂开手不管家里的事如何是好。

宝钗垂眸说道:“女儿愚钝,京城才女贵女如云,恐怕难入公主们法眼。”

听女儿这话,薛夫人心里一酸,连忙安慰:“你又何必妄自菲薄,我瞧着又有几个人比得上你这般玲珑剔透。我们先只管去京城。一则你去试试,总不辜负你舅母姨妈写信来这一遭。二则,你哥哥在外四处乱跑,你我二人坐在屋里多有难管束之处,还不如送去你姨妈家与宝玉一处读书,不指望他学成什么样,只不学坏便是极好的。”

宝钗点头,说:“还是妈思虑周全。往日常听爹说姨父为人端正严肃,对子女教养极严格,如此说来却是个好去处了。”

待薛蟠回家,一家三口很快拿定主意,定下去京城的日子。

.

却说,给公主选伴读,送公主们贵女们去国子监读书,这事最终以万历皇帝昭告天下结束。

国子监学子收到皇上口谕,有那工夫跪在午门,不如作出文章驳斥驳斥,只要有理,朕也听一听。

那些学子说来说去还是那一套话:女子就应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哪还能有才华,有见识,岂不是反了天。

万历完全不理会。

既是选入学国子监的学生,遴选方式也就没再另辟蹊径,以经义、史书、时务、诗赋为主。

年龄限制在六岁到十岁之间。

满打满算,共有十六个入学名额,其中有四个可为公主伴读。

万历皇帝将这事交给东厂人办,以示他对此事之重视。

东厂和锦衣卫威名远播,那些想从中作梗给万历一个下马威之人,见此也只好打消心思。

他们权衡来权衡去,觉得他们若为一些掀不起风浪的闺秀而得罪东厂,太不划算了。

就这样,最后报名人数多达二百人。

众人得知后,无不大为吃惊。

最后万历将考试日子定在了八月十二。

四位公主对此也十分关注。

延庆公主说道:“怎么这么多人报名?可别尽是些滥竽充数之辈。”

瑞安公主笑道:“听闻三皇姐这些时日被魏太妃娘娘拘在宫里,说是怕三皇姐沾了暑气。可有这回事?”

延庆公主:“……”

明明就是母妃怕她什么都不会,真入了国子监被人笑话。虽说别人不敢当面笑话她,但背后少不得议论一二。

“三妹妹这样极好。”寿阳公主瞪了一眼瑞安公主,“我们这几人中你年纪最小,到有现成的借口。哪知道我们的难处。”

永宁公主连连点头,这些时日,她也躲在宫里看书。

特别是当她见到了林黛玉作的诗刊登在司礼监办的报纸上,赢得众人一片赞赏后。

别人或许不知道“绛珠草”是黛玉,但她却能猜得出。

她比黛玉还多活一世,到时候在一起读书只怕被衬得像个不学无术的学渣。

她还想在林妹妹面前有个好印象呢。

再者,她相信这二百人绝对不是滥竽充数。

若家里姑娘真无才华,或不识字,找个理由不参选也能说得过去,何必白白跑来自取其辱呢。

说起来人人都说女子无才还有好的德行,但实际上但凡有点见识的富贵之家哪真不让自家姑娘不识字的。

就她所知,王家王熙凤虽自小不识字,但嫁入荣国府管家后就自学了许多字,可见只要以后有做当家主母的打算,万万是不可能不识字的。

王家、贾家、史家皆是武将出身,更不提那些书香门第之家了。

.

贾府王夫人接到自家妹子今日入京的消息,从早上开始便一直等着。

忽听小丫鬟来传:“姨太太来了。”

王夫人连忙带着李纨、王熙凤等,来到大厅迎接。

贾琏带着薛蟠去拜见贾赦、贾政、贾珍等人。

王夫人原与贾政商量好,让薛家人住进贾家,贾政见薛蟠、薛宝钗年幼,故而答应。

只等薛夫人等人来了,他再派人当众劝:“东北角梨香院有十来间房,请姨太太带着姑娘哥儿安心住下,都是自家亲戚,万万不可见外了。”

王夫人里子面子都得了,高兴不已。

贾母得知后也派人来劝薛夫人等人住下。

王夫人更是有了排面,又再劝薛夫人。

原来梨香院前厅后舍一应俱全,另有一门直通外街,薛蟠进出也方便。

西南角有一角门,通一夹道,出了夹道与王夫人正房东边相邻,姐妹二人便可常常作伴。

薛夫人说:“老太太仁厚,我也就不再推辞,反显得生分。只一样,我们母子三人一应费用供给让我们自己负担,这才是长久相处之法。”

王夫人见她说得在理,因此应下。

宝玉、黛玉和三春姐妹原是在贾母院子里玩的,听说来了一个姐姐,众人都十分兴奋。

宝玉嚷道:“原是你们每日都可在家陪我玩的,现在偏偏要去考那什么公主伴读,今日来了一姐姐,也是冲着那伴读去的。只是不知,在家里如何逍遥自在,怎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