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成立家族基金;港岛沿线地铁招标

《重生香江,打造世界顶级财阀》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1980年12月17号,兴华集团附属公司九龙仓发展集团位于尖沙咀维多利亚港海旁的海港城项目全面建成。

九龙仓早在60年代,便开始了海港城计划,到张卿收购九龙仓时,海港城已经完成了海运大厦和香江酒店。

张卿接手之后,并没有放弃海港城计划,在原来的基础上,对接下来的两期建筑计划进行了改进。

海港城由四个建筑群组成,分别是海运大厦、兴华酒店、海洋中心和港威大厦。

海运大厦建筑群主要由海运码头以及码头的客运楼组成。

海运大厦高四层,共有方尺的写字楼面积和方尺的商场面积。

海运码头可停泊两艘排水量5万吨级的游轮,是香江最重要的邮轮码头。

张卿在意大利定制的270英尺的游轮“兴华号”便停靠在这个码头。

兴华酒店建筑群主要由酒店与商场组成。

在兴华收购九龙仓之前,香江酒店原名奥丽香江酒店,是一家甲级高价酒店,共有665个酒店客房和21间总统套房,总楼面积76万方尺。

在九龙仓被兴华集团收购后,奥丽香江酒店便被兴华酒店集团收购,改名为兴华酒店。

海洋中心是兴华集团接手九龙仓后,重点开发的项目,于79年推出。

海洋中心入口位于广东道4号,上层为写字楼,下层设有四层商场。

连接海运大厦以及海洋廊。

其建筑群由两部分组成,面向维港的一面呈半圆形,犹如英文字母“k”。

而旁边的兴华酒店则成“h”型。

整个海洋中心在高空望下就像代表了香江英文简写的“hk”。

而港威大厦则是海港城最后一个项目,于80年12月底推出。

整个建筑群包括甲级商业大厦、服务式住宅以及商场。

服务式住宅包括仙桃阁、品兰阁、秀棠阁、桂芝阁以及班桃阁。

商场部分则命名为海洋廊购物商场。

港威大厦的住宅部分是欣赏维港烟花海景的最理想位置。

1980年,整个海港城营业额为20亿港元,营业盈利为17亿港元。

而租户零售销售总额达到了100亿港元,其中兴华零售集团的销售额占总体销售额的八分之一。

因为九龙仓和兴华零售是张卿的私人企业,张家的钱袋子。

1980年,光是海港城一个项目,便为张卿家族提供20亿的利润。

1980年,除去九龙仓,整个兴华集团盈利利润为53亿港元,留存经营整个集团所需的40亿港元后,张卿可随意支配的资金达到13亿港元。

而这个数目在几年后将会呈指数倍数的形式增长。

为了保护这部分的财产安全,张卿决定成立家族基金会。

将兴华集团赚的钱转入家族基金会,由家族基金会进行投资和捐款,每年保证拿出10%的投资利润投入到教育、医疗等公共领域。

将申请提交上去后,港府很快便通过了张卿的提案。

1980年12月底,张卿注资33亿港元,家族基金会正式成立,由米国请来的专业团队管理基金会。

成立的第二天,张卿便以基金会的名义给香江的东华医院捐款2000万港元。

1980年12月31号,由兴盛置业在粉岭与上水的两个中低端大型屋邨建成。

兴盛置业请来了兴华地产的销售部门帮忙推销,半个月内便销售一空。

中低端住宅的价格已经涨到了600港元每尺,粉岭与上水两个项目让兴盛置业获利12亿港元。

兴华地产获利4.8亿港元。

1980年元旦刚过,兴华地产便推出旗下三个地产项目,分别是淘大花园第三期、石门邨第二期、大浦南新邨。

其中淘大花园第三期推出5栋35层的高端住宅大厦,共计1400个住宅单位,每个住宅单位面积平均为500方尺,总计住宅面积约为70万方尺。

平均售价为1000港元一尺,淘大花园第三期让兴华地产获利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