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全家庆贺

《寒门新贵》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对谢熠来说,这无疑是极好的条件。

谢熠原本计算一斤粗盐炼制的细盐有八十文利润,但董昌浩直接拿盐引去购买的粗盐,价格要比市面上购买的价格低得多,就算去掉车马人力等损耗,利润也远不止八十文。

按照每日炼制三十斤粗盐得到二十四斤细盐计算,利润对半分谢熠每日至少得一两银子!

一两银子啊!

一千文钱。

这是什么概念?

谢熠先前算出这里一文钱相当于前世一块五的购买力,也就是说他要日入一千五,“月薪”四五万了。

但是谢熠忍住激动,保持最大的镇定自若,回道:“伯伯开出的条件很好,我们先这么拟定,我回去之后仔细想想,明天再跟伯伯确定,到时咱们白纸黑字写下来。”

董昌浩一听便知谢熠是回去跟他背后的那位高人请示,自然无不应允。

谢熠又说:“我来伯伯这里,爹娘那边就要交代,我打算以当伯伯商行上的学徒为由跟二老去说,伯伯可否配合?”

董昌浩现在已经亲眼目睹谢熠的本事,哪有拒绝的?

“自然配合,先不管分成如何,明日我亲自登门帮你跟二老说话,巳时正到你家如何?”

谢熠道:“这样最好。”

董昌浩喜不自胜,说道:“那么我派人过来将这里整个打扫一遍,贤侄先到我家坐坐,吃过午饭再回去。”

和谢长坤约定见面的申时还有两三个时辰,谢熠便和董昌浩先回商行。

真金不怕火炼,经过这次检验,董昌浩已彻底将谢熠当成他的“摇钱树”,对他来说一天一两银子的收入也不是个小数目了,而且以他生意人的目光不难看出,一天三十斤细盐只是谢熠一个人的产量,倘若有一天谢熠或者谢熠背后的高人肯打破这个限制,这里边就是蕴含无法估量的商机!

到时候别说青川镇和定边县,就是同州府城都得有他的一席之地。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稳稳拿住谢熠。

因此不消多说,回到商行董昌浩便将谢熠奉为上宾,先是跟谢熠要了钥匙,派店里三四个伙计过去将老仓库里里外外打扫一遍,接着让董墨言和董紫宁先招呼着谢熠,他自己到旁边的菜场选了上好的食材,回来亲自下厨,给谢熠做了一顿丰盛的大餐。

董墨言和董紫宁百思不得其解,在他们的记忆里,董昌浩已经很少下厨,只有他们母亲生辰或者他们生日的时候,董昌浩才会亲自下厨做饭,一时间,他们也纷纷对谢熠好奇起来。

都是差不多的年纪,谢熠和董墨言两兄妹便也很快熟悉了,两兄妹都按照这边的习俗称叫谢熠“熠哥儿”,谢熠则称呼他们为“墨言哥”和“紫宁姐”。

谢熠在董家这边真真感受到了什么是盛情难却,吃过饭之后,又在商行了解了许多生意经,特别是当学徒的一些规矩。

比如有账房学徒,专门跟着账房先生记账算账的,这类学徒要识字算数;有货郎学徒,专门在店里给顾客讲解售卖,这类学徒要能说会道;也有跑堂学徒,负责入库出库或者配送大单粮米等等,这类学徒则要求身强体壮;也有行商学徒,跟着董昌浩天南地北到处跑的,这类要聪明机灵……

而无论那种学徒,一般都是要签五年十年契约,有的甚至更长,这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好不容易培养一个学徒学成,转眼就跑到别家去了,主家平白蒙受损失。

学徒是主家管饭,另外每个月还会发一些月钱,逢年过节会给额外的礼品,学成之后留在商行做活就有正式的工钱,难怪乡下人家都争着把孩子送上来,既省了喂养的粮米,又另得工钱,还找到了一条出路,何乐不为?

当然,谢熠不用真的当学徒,他只是借学徒之名,跟家里人做个交代罢了。

在商行逗留得差不多了,谢熠便先行告辞,董昌浩和他约好明天到黄泥村拜访他父母,双方如此说定,谢熠便离开商行,在去青川镇牌坊跟谢长坤还有乡亲们会合回村之前,谢熠可真要“消费”一番了!

炼盐之事初步获得成功,谢熠必须跟家里人庆祝一番!

他心里已经有了盘算。

他去到市场,先花十二文称一斤肥瘦相间的肉,十五文称一斤肥肉,分开装,再花二十一文买了三斤手擀面。

接着是配菜,豆腐、木耳、豆角、红萝卜、干辣椒林林总总加起来称了一斤,将他那个竹篮子装了个满满当当。

这一顿饭是“兑现他的承诺”,早上他吃臊子面时便想,今天如果顺利,得让家里人也常常那个味道。

谢熠如今便是说到做到,这让他心里生出了小小的成就感。

买好东西,申时正,他准时提着篮子准时到青川镇牌坊下和谢长坤还有乡亲们集合。

今日谢长坤早到了,远远看到谢熠来,便急不可耐打招呼,问道:“熠哥儿,董掌柜那边是怎么说的?”

谢熠笑道:“多得长坤叔跟董掌柜说话,他刚才已经答应我当商行当学徒,明天就到村里跟我爹娘说。”

谢长坤听到这个消息哈哈大笑,说道:“我就说你可以!你这孩子打小就聪明,就是吃这碗饭的料!”

其他乡亲听闻谢熠要到董昌浩的商行当学徒,无比钦羡,谢家老三以后可找到了饭碗,可以在镇上做活吃饭了!

一时间众人纷纷恭喜,谢熠也惯会做人,刚才他就多买了一斤肥肉分开装,这时便将肥肉取出来放到谢长坤的车上,说道:“长坤叔,一点心意。”

谢长坤果然拒绝:“熠哥儿,这是什么意思?叔是图你有出息还是图你送礼?”

谢熠笑言道:“不是这个意思,这次我能当学徒,叔是来来回回跑了两三趟的,这也不是回礼,而是跟叔贺一贺。”

其他乡亲纷纷劝说,说谢熠这孩子有心,谢长坤不该逆了谢熠的好意,谢熠又说:“我当学徒只是开始,以后能不能在镇上站稳跟脚,很多事还跟靠叔和乡亲们帮忙,这点心意叔先拿着。”

谢长坤这才收下。

一路上众人对谢熠多有溢美之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