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第 25 章

《七零厂花的幸福致富路》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阮主任笑着说:“你说。”

云燕说:“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去的车间,我个人想分配到面料车间。”

阮主任问周秋雁与吴可奈:“你们俩有想去面料车间的吗?”

他们俩纷纷摇头。

纺织车间的工作比面料车间简单,换纱筒、理纱线、除杂之类不费脑。

面料车间要剪裁、缝纫、拼接等等,需要手艺,做不好还要被罚。拿的都是一样的工资,他们本身就不愿意去面料车间。

阮主任一锤定音地说:“那云燕同志就到面料车间,你们俩到纺织车间,等一会儿我给你们安排师傅。”

她让云燕先在面料车间逛一逛,自己则带着周秋雁和吴可奈去纺织车间。

云燕走到面料车间里,近百台脚踏缝纫机依次排列,穿着统一工人服的工人们正在勤劳赶工,一片嗡嗡嗡的脚踏声,场面真是壮观。

穿过缝纫区,还有二十台半自动裁剪机,正在切割大块面料。打版的师傅领着徒弟在一旁监工。

缝纫区后面是两台超大型熨烫机,型号比较老,里头装有整匹的面料做头次熨烫,熨烫后,像吐面皮似得整洁光滑,由工人在外面两两搭配卷起来。

顶前面靠墙还有对面料进行二次加工的纺织机和制作各种背带、松紧带的织带机。

云燕从头走到尾,车间里所有人都井然有序地工作,小声交流。偶尔有人看到她了,也和善地点点头,然后继续工作。

车间四周墙面上白下蓝,白墙上刷着“安全第一”的标语。另外还挂着五六面小红旗和奖状。

云燕知道七十年代车间的自动化程度低,许多生产都要依赖人力解决。有少许发达地区的工厂正在尝试着半自动化的设备,目前来看并没有普及。

棉四厂是经过合并后,成为市重点工厂,能够拥有这些半自动机器。

再过三年,改革开放政策推行,半自动化和自动化将会成为未来生产的主流。人力会被机器逐渐取代,开放市场就是开放了机遇和危急。对此,云燕既是期待又是紧迫。

对比上一辈她从小摊小贩起家,这辈子她拥有棉四厂这么大的平台,她对未来野心勃勃。

阮主任就在对面跟老师傅们介绍新同志,云燕走了一圈,找到一台空着的缝纫机坐下来,跟旁边的同事打了声招呼,接过对方给的布料,开始缝线。

等到阮主任过来,她面前存放台上已经有一小摞处理好的布料。

阮主任展开看了看,旁边的老师傅也伸手按着车线上下检视。

赵师傅看了一遍感叹道:“我记得她!你早跟我说教她,我肯定不来的。”

云燕抽空抬头礼貌乖巧地问好:“您好,赵师傅又见面啦。”

云燕实践考试,这位赵师傅就在场,还说了句:“就她,准行。”云燕吃下这颗定心丸,也记住了赵师傅。

“嘿,这小丫头还是个自来熟。”赵师傅这次果不其然又夸赞道:“你看,她做的内包缝整洁又光滑,处理的精致、结实,速度还快。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根本不需要我教。”

阮主任自然也是行家里手,把布料整齐叠好,拍了拍说:“既然不用师傅带,那就先在缝纫区做事吧。”

云燕忙活的头也不抬,挥挥手说:“知道啦。”

阮主任也没跟她生气,跟赵师傅交代着说:“其他事情上有不明白流程的你就跟她说说。不管手艺多好,到底也是新人,难免面面俱到。”

赵师傅是个四十多岁精瘦的女同志,她连连点头说:“你就放心。她父亲原先跟我就是一个流水线的,她来了,我自然会照顾。”

云燕倏地抬头:“你跟我爸是同事?”

“欸,小心点。”赵师傅帮着扶着布料,往钢针前拖了拖说:“我们一个车间过,你爸在后面牵伸,我就在前面给棉花除杂,说起来那还是刚进厂的事儿呢。你爸干活仔细,是个好手,看来你也是个好样的!”

听到有人提到自己的父亲,云燕恨不得多让她说几句。然而外面跑进来一个人,打断了她们的交谈。

“阮主任,稷县的那批棉花过不了了,李副厂长问你能不能先坚持几天,等到雨停了,再让稷县的送过来。”

阮主任蹙眉道:“你瞅着眼下的活儿,哪里能捱几天,半天都不行。”

对方也是急,他跟阮主任说:“李副厂长本来安排刘主任去汉口接料子,咱们北部的棉花已经告急。可刘主任说什么都不去,还说自己的车间不缺料子,谁缺谁去。”

“老刘就是喜欢意气用事。”阮主任转头跟赵师傅说:“咱们还有多少单子要赶?”

赵师傅说:“别说眼前十天十夜赶不完,还有没到的。往年劳务局开年的工作服、床单厂的布料、劳保市场的一应劳保装备,这些眼瞅着要来了。”

阮主任跟赵师傅说:“你要是能抽出时间,跟我去汉口。老刘不去我去,总不能放任车间停工。”

赵师傅为难地说:“三天后要交一批面料,我得带着他们一起赶工啊。”

阮主任问她:“那谁还有时间?”

赵师傅想了想,摇摇头说:“都没时间,每年年底都是这样你也是知道的,恨不得把一个人掰成两半使。”

阮主任看了一圈,目光落在云燕身上。她刚来,身上还没派活,于是问云燕:“你会分辨棉花好赖么?”

云燕抬头说:“这有什么分不好的,我可是我爸的闺女。”

“那棉坯呢?”

“简单,烧一烧就知道了。”

阮主任松口气,笑着说:“跟我去汉口采购棉坯?”

云燕说:“行啊。”

阮主任一下乐了:“你这姑娘倒是闯荡。”

云燕问:“什么时候去?”

阮主任说:“马上去开介绍信,看几点的火车。”

云燕说:“行,等着也是等着,我先做这个。”

赵师傅问云燕:“临时出差你得跟你家人说一声吧?”

云燕停下手中的活儿,抓着面料往办公楼那边瞥了眼说:“那麻烦阮主任跟谢科长说一声,我们两家对门,他下班能跟我妈递个话。”

阮主任说:“行,那你先忙着。”

赵师傅跟阮主任一起离开,走的时候还回头看了看云燕。云燕恍然不知,噔噔噔用力踩着脚踏。

赵师傅转过头问阮主任:“这丫头成年了吗?”

阮主任拍拍她的后背说:“怎么没成年,刚过十八岁。是不是比咱们那会儿出息多了?”

赵师傅颔首笑道:“我刚进厂那年也是十八,可没她伶俐,什么都不懂,成天被师傅骂。那时候也多亏他爸是我们那批人里主意最正的,大家都把她爸叫大哥当主心骨。”

阮主任说:“她跟她爸一样,年纪小小主意正的很。要新人都想她这样,咱们多省心。”

赵师傅跟阮主任多年,说话混不吝,张口就说:“做你的梦去吧,哈哈。”

阮主任也笑着摇摇头。

这时候的人不常出远门,一提出远门都觉得很难。不比云燕从前飞来飞去,几乎全国各地的棉花产地和面料基地都去过。

汉口更是不知道去过多少次,提起来谁家的热干面和豆皮好,她还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阮主任是个雷厉风行的人,说去汉口,转头就到李副厂长那边打申请。

不到五分钟从办公室出来,手里拿着采购公章和介绍信。

一个小时后,棉四厂的面包车停到火车站进站口,云燕背着解放包挎着小水壶,排起进站队。

海城市到武汉距离一千三百多公里,要到京市转一趟火车。

坐了九个小时硬座,这次托人买到卧铺,云燕真是谢天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