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度支员外郎案---反击4

《月上枝头》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今日夕瑶醒得很早,随手披上件衣裳,推开窗子,靠在窗沿上。

天尚未完全破晓,山里的景象如同一幅上好的水墨画,淡雅而神秘。微弱的晨曦透过稀疏的云层,将山峦的轮廓轻轻勾勒出来,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轻纱。远处的山峰在朦胧中若隐若现,它们的轮廓在微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柔和。往近处看,大殿巍峨的屋顶露出一角,屋脊顶端的骑风仙人带领着天马、海马、狻猊(suānní)、狎鱼、獬豸(xièzhì)、斗牛、行什七个神兽整整齐齐排开,静静守护着这座百年的寺庙。

院子四周的树木在晨露的滋润下显得格外青翠。前几日落雨,开败的木兰花随着雨水汇入泥土,而枝头又开始有了新生的花苞,挂着晶莹的露水,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偶尔有几只头顶有一抹白的鸟儿在枝头跳跃,发出清脆的鸣叫声,为这宁静的观澜堂增添了几分生机。

她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泥土气息和淡淡的花香,让人感到神清气爽,心境也格外清明。

夕瑶拿起信封,这是昨晚柳四带回来的。

如今柳四除了是车夫以外,还担任了夕瑶和谢云初的秘密联络员。之前虽说可以借由和了空大师下棋的名头,但是毕竟男女有别。如今有了柳四就方便多了。

信封是市面上最常见的那种麻黄色信封,上面写着四个有力而不粗犷的字,“阅后即焚”。

“连个称呼都没有,”夕瑶嘟囔着打开,取出里面的信纸。不出意外,果然就是最最普通的竹纸。

信里告知了他们近几日查到的消息:

1.给夕瑶接生的产婆叫牛桂琴,原住在黄鹤山脚,半年前搬到现在的檀山路西街。家里还有一个老汉,据说给附近酒家打杂,早出晚归,还经常值夜,两人没有生育儿女。

2.牛桂琴搬来的时候,有一个老乡经常来,和她差不多年岁,说是要和她学接生的手艺。在她出门的时候也跟着一起,给她打下手。

3.牛桂琴死后,至今无人认尸,寻访了周边酒楼,未见老汉踪迹。

4.原本约好给芸娘接生的产婆的确是病了,那几日不知为何吃坏了肚子,上吐下泻,有大夫出诊记录。

5.万大夫崴脚早已康复,如今依旧在同泰堂坐诊。他的徒弟年前与老家一姑娘定亲,如今已经回老家了。

信的最后,依旧是四个有力的大字:阅后即焚。

“还真啰嗦,”夕瑶磨磨唧唧地梳洗,换好衣服,然后随便挽了个头发。说起来也真是的,之前用惯了的那支簪子好像落在产婆的验尸现场了,后面再去寻也没找到。

夕瑶走了一截,绕到大雄宝殿,把手里的信封投进殿前硕大的香炉鼎中,眼看着信封和信纸都化成了灰才又慢慢绕回来。

天已经完全亮透了,夕瑶踩着青石板的石阶往自己小院走。此刻的金山仿佛一幅刚刚被点亮的画卷。那层朦胧的轻纱被阳光掀去,两侧的竹林里,一眼望去,碧绿碧绿的,刚刚长出来的竹子外面还裹着一层如糖霜般的白色粉末。夕瑶摸摸肚子,有点饿了。

这几日在镇江,不是生病就是东奔西跑的,拢共也没陪母亲和虎子吃几顿饭,今日反正没什么安排,刚好可以在母亲这里蹭一顿。

边想着,夕瑶边往母亲的院子走去。

唐夫人已经起了,正坐在妆台前梳妆。夕瑶绕道母亲身后,接过母亲手里的梳子,替她一下一下地细细梳通头发,然后将头发绾到头顶,围成一个同心髻。边梳着,母女俩边说着话,“阿娘的头发真好,又黑又亮,摸起来如同丝缎一般,也不费什么头油,简单梳通就能绾一个好看的发髻。就是这发簪太单调了些。对了,我看好像镇江城里流行簪花呢,那个王大娘子耳边就簪了。要不,我一会儿去采两朵花来给阿娘试试?”

“你哦,淘气,”唐夫人回身拍了拍夕瑶的胳膊,“娘都这把岁数了,还搞那些个花里胡哨的。”

“人家王大娘子,也就和您差不多年纪啊。”夕瑶嘴里嘀咕着。

“你还好意思说我,你看看你自己吧,一个年轻轻的姑娘,一年到头就这么几身衣裳。这件儒裙,都多少年了,我记得当时做的时候是天青色的吧,如今这颜色都发白了,你怎么还穿在身上。”

“这不是穿旧了舒服么...”

“还有你自己的发簪,银翘和紫草都来和我抱怨了,用来用去就那么一根,什么时兴的发型都做不了。”唐夫人说着,抬头去看夕瑶的头顶,“咦,你那根发簪呢?今天居然没戴。等一下,你头上那是什么玩意儿?”

“嘿嘿,阿娘,你就别说我了,先吃饭吧。”夕瑶脸上笑嘻嘻的,把阿娘往饭桌上带,想要换个话题。

唐夫人才不吃她这套。她这个女儿她最清楚,别的事情交待给她,那是一百二十个放心,都给你有条有理地办好了。唯独让她捯饬捯饬自己,见天地打马虎眼。要不是还要些体面,她巴不得天天一身旧衣裳素面朝天地才好。

一坐下,唐夫人更清楚地看到了她头上的发簪---一根前尖后粗的圆木素簪,如果这也能叫发簪的话,不仔细看就是一根木头。

这头夕瑶看着桌上的早餐正高兴呢,早上路过竹林的时候,看到新竹外面的白霜,她就想吃糖糕了。这么巧,今早的桌上就有呢。

见夕瑶伸筷起去夹,唐母没好气地用手上的筷子敲了过去。

“哎呀,”一个白胖的糖糕掉桌子上,糖霜洒了出来。

“娘,您这是干吗?”夕瑶颇为心疼。

“你看看你头上戴的是什么?一根筷子么?还是你准备出家为尼了?”

“这不是之前的那根丢了么,妆匣子里另外的那些都太重了,丁零当啷的,做事不方便。”

“你是要下地还是扛沙袋啊,有什么不方便的?”

“真的嘛,那些玛瑙金石的,沉得很,一天戴下来,头皮都疼。更何况,阿娘,您自己都不爱戴,怎么到我这里就标准这么高了。作为长辈,您可得给我做个好榜样啊。”

“我看你是皮紧了,”唐母拿着筷子,作势要打她。

唐父刚刚在外面打完了一套五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