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度支员外郎案--暧昧1

《月上枝头》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离开傅府已经接近晌午了。

芸娘原是想留她们吃午饭的,无奈虎子小朋友坐不住,心心念念想去外面吃饭,夕瑶便带着紫草和虎子告辞。

小家伙还特别惦记着王夫人提到过的肴肉,上次没吃着,这次无论如何要满足一下孩子的心愿。

晌午时分,日头正在头顶上,照的人影都只有短短一截。即便还只是开春,天已经热了不少。

夕瑶上午清创本就乏了力,再走上这一段,也觉得腿开始有点发软,背上隐隐有些冒汗。

不知道是累了还是别的原因,夕瑶总觉有人在跟着她们,可是一路上她多次回头,却什么都没看到。

终于到了东升楼。

不愧是百年老字号,东升楼的门头古朴而不失庄重,透露出一种岁月沉淀的韵味。高悬的牌匾以深色木材制成,边缘略有磨损,更显得这家店的悠久历史。而牌匾上的“东升楼”三个大字,据说是前朝宰相的墨宝,用墨色书写,笔画流畅,笔锋遒劲有力,透出一股历经风霜却不失风韵的雅致。

门头下方的门扉,由厚重的黄花梨木制成,可能是时代久远,木头上的油漆已经看不见了,但是整块门扉却依旧泛着深色的光泽,显得沉稳大气。

还没迈入店中,只是透过大门往里瞧,已经能看到人声鼎沸,大堂的方桌几乎座无虚席,跑堂的小二们端着菜盘,如灵活的小鱼一般穿梭在热闹的大堂之中。

有眼尖的小二看到夕瑶三人走近,赶忙走上前来迎,看是两位女眷带着个孩子,小二很有眼力劲儿,“客官,一楼大堂人多,比较吵,咱们二楼还有雅间,清净得很,您这边走。”

夕瑶要了个最边上的位置。这个雅间一端是墙,另一侧连着的是个硕大的八人雅间,这会儿正好没人。透过支摘窗,刚好能够看到街上来来往往的动静。一路上这种被人跟踪的感觉,现在想起来还是毛毛的,这个位置能够看到下面,安心一些。

到底是老牌的酒楼了,上菜速度很快,一会儿功夫,鲥鱼羹,金齑玉脍,镇江肴肉,和芙蓉鲜蔬都上齐了。

上菜的小二年纪不大却口齿清晰,“这金齑玉脍原名鲈鱼脍,相传隋炀帝巡幸江南的时候品尝了此菜,一下子就被吸引。这鲈鱼味道鲜美异常,鱼肉洁白如玉,加上齑料色泽金黄,隋炀帝当即连声赞曰“金齑玉脍!”从此,“鲈鱼脍”就换了金齑玉脍这个新名字。而这道鲥鱼羹也很有特色。虽说都是鱼,可是鲥鱼和鲈鱼味道却截然不同,各有各的鲜法。鲥鱼常见于春夏之交,如今还是早春,也只有咱们镇江东升楼才有办法搞到这时鲜货。”

小二说起这鲥鱼一脸骄傲,“至于这肴肉......”,一回头,三个人没人在听他的介绍。

夕瑶和紫草上午消耗大,这会儿就着米饭,半盘子肴肉和鲜蔬都下肚了,而虎子本来就是猫托生的,看到鱼就走不动道。这一桌两条鱼,他巴不得整张脸都埋在盘子里,哪里顾得上听什么介绍。

小二颇有点无奈,准备好的词全然用不上,只得浅浅行了一礼,“那客官慢用,小的不打扰了,”默默退下了。

菜足饭饱,虎子小朋友汇报起了今天的任务。

夕瑶和紫草一开始还只是随便听听,后来越听越心惊,这小小的孩子,居然不声不响知道了这么多消息。

“你是说傅家还有一个妾室,然后在大娘子怀孕的时候也怀过孕,结果落了胎?你一个小娃娃,人家怎么会和你说这些呢?”

“上次我去喂鱼的时候,大家都说不能靠近鱼池。后来,那个陪着我的小姐姐和我说,之前小娘就是掉进鱼池里,所以没了肚子里的小娃娃。”

“然后我在厨房吃饼子的时候,烧火的大娘和择菜的大娘说,鱼池里有水鬼,就是那个小娘的娃娃变的,然后现在来索大娘子娃娃的命了。”

“还有,说姑太太很有钱,她夫婿今年开春赚了,姑太太还给小娘打了金头面。”

“姑姑,头面是什么?”

“头面就是女子的首饰,类似发簪,耳环之类的。”紫草见夕瑶走了神,便替她回了。

虎子带来的信息让夕瑶陷入了沉思,她一手托着下巴,另一手用食指无意识地在桌上轻轻点着,两眼看似看着窗外,思绪却飘到老远的地方去了。

妾室在池子里摔了,没了孩子,所以那孩子的亡魂要找正室的孩子索命。这不就是在说是正头大娘子怀着身孕的时候谋害了尚未出生的庶子么。

姑太太今年开春给小娘打了金头面,开春不就是芸娘生产前后?姑嫂之间,一方生孩子,另一方非但没有表示,却还给妾室准备贵重礼物,这不是明晃晃地打正室大娘子的脸面么。

而家里这么乱套,下人婆子都敢在白天当着外人嚼舌头,可见这风言风语不是一日两日了。傅望安作为家里的主君,任由这些发生,嗯......这水是越来越浑了。

吃过饭,三人下楼,原本是想要再走走逛逛的,可眼看着天阴了下来,似乎又要下雨了。紫草只得快步走到街口雇辆马车,准备早点回金山寺。

三人上了车,没过多久,黄豆大的雨水就前脚赶后脚地下来了。

“小姐,幸亏咱们雇到马车了,不然这个天淋一场大雨怕是要着凉了。”

雨势越来越大,雨滴打到马车顶上都能发出“咚咚”的声响。

怕雨淋进车厢,紫草赶紧把两边的帘子都放下。没一会儿,就听到了天边传来“轰隆隆”的雷鸣声。

“书上不是说春雨细无声么?怎么我们看到的就是这般轰隆隆的?”虎子小朋友对于书本和现实的落差十分不满,鼓鼓囊囊的。

“你既说春雨细无声,可知这个出自哪里?”下雨天教孩子,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横竖路上也没事,夕瑶准备考一考小虎子。

“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何为润物?”

“就是...就是...就是浇水。”

“既是浇水,为何会无声?”

“......”虎子小朋友开始挠头。对哦,为何浇水没有声音呢?

“因为杜甫描述的是细雨,也就是小雨,毛毛雨。淋在身上,衣服不会一下子就湿,浇在田里,自然也没有声响。而这样的雨,尽管不大,下了一整夜,也能够浇灌庄稼,有利于收成。”

“那若是现在的大雨呢?”

“若是现在的大雨,刮风打雷的,浇在地里,自然是有声啦。”夕瑶很自然地掀开帘子一角,想要让虎子听听窗外的雨声,却发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