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静观其变

《攻略李将军的正确方式》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国宴之奢华,不再赘述。

其间李岚发现,虽然名讳称号相同,但大齐与大唐不相同之处确实良多。比如他这位父皇,虽然容颜与大唐的那一位一模一样,但比起后者当初未至四十就两鬓斑白神容憔悴,这一位倒是满头乌发,面色红润,一双凛然威严的双目中俨然看得到帝王主宰杀伐的果断。

还有这位王皇后……

于李岚在唐朝的记忆里,他的大哥、太子生母王皇后早逝,自他记事起,庆帝身边伴着的便是张氏继后。但是在大齐朝,这位王皇后不仅至今仍健在,而且品貌俊秀,仪态大方,竟然……也是个双儿!

李岚从不知道,自己的父皇竟还是个男女通吃的人物!

至于精神矍铄的太上皇,外貌则几乎和唐朝的那位皇爷爷看起来没什么不同,即使已是古稀之年,看上去依旧龙精虎猛。面对他时眼底流露出来的疼爱与关怀,倒也几乎和唐朝那位如出一辙。

而后,便是邻座的这几位皇亲们。

李岚在更换朝服时就发现了,自己的封号虽然还是景宁王,但品级却显然与唐朝时不同。在唐朝时,所有皇子自出生起便可封王,但在这大齐朝,目前封王的皇子,除去太子外,只有完成了戴冠礼的二皇子在宫外有赐府封王,封号为‘广平王’,授太常卿同正员,并无实权,且服制颜色也明显与他不同。

在座者着亲王服制的只有四人。

左上方胶东王李佋,他的八皇叔。年四荀上下,太上皇一母同胞的嫡亲兄弟,当初力挺太上皇助其斗败了十几个兄弟,是扶持明皇登上大宝的最大功臣,甚至因为曾替太上皇挡下毒杀,身上因此留下隐疾,至今膝下无嗣。手上有凶猛如狼的东北军十万,是个声震关外的马上王爷。

对座淮南王刘泠水,是在座的亲王内年纪最大的,与太上皇同龄,素有‘笑面虎’之称。其坐镇的淮南富庶无比,手中有十五万东南军,一向只以太上皇马首是瞻。几年前庆帝登基时,为拉拢淮南王,将王皇后所出之嫡女平阳公主嫁予淮南王长孙刘捷。

斜上座的平西王安禄山……,听到这个名字,再见到这个人,李岚不禁眉心微皱。他自然而然就想起了唐朝历经多年的安史之乱,那是满目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在他被赐死之时都未曾平定。

可惜死后万事休,大唐国运如何他已经再无法知晓,却谁知猝不及防下,竟然会在这个异世大齐朝与叛乱祸首重逢,实在令他心神难安。

可是齐朝并非唐朝,历史在走向上并不一定会相同。他并不能断定这个平西王安禄山也会反叛,更不能如唐朝奸相杨国忠之流以己心揣测而逼迫其反。所以,即使心下确实纷乱一团,表面上却还是与其言笑晏晏,容色间纹丝不露。

座上四位亲王,皆为太上皇之亲信,只听太上皇调遣,且个个手握重兵。

李岚突然就惊觉了——

明皇,他的这位皇爷爷肯安然禅位放权的原因。因为即使太上皇已经不坐在那把龙椅上,却仍然牢牢以己身牵系并把控着四位亲王,以及他们手中加起来共六十三万的边镇虎狼之师。

而王都长安京,禁卫军南北衙兵七万,潼关驻军十万,即使加上从镇国公府卸走的八万玄甲军加上太子的东宫六率三万,总兵力也不过二十八万……

这也就是说,普通的政事国事,庆帝或可全权做主,但如果涉及动摇国本的军情大事,庆帝就必须得请示太上皇,双王共决。

一口饮尽了杯中佳酿,李岚眸眼微眯。

他想到了那位被他替代了的原身‘李岚’,明明早期也是一个英明神武,初战即告捷的少年英雄,为何在封王之后却一味纨绔风流,不思进取?这到底是真的年少轻狂,盛名之下所导致的逆反与堕落,还是仅仅只不过是‘他’的人前伪装,以避让来自亲父庆帝的猜忌?

明皇用四亲王之兵力为棋,保自己退位后仍可议政的权利。庆帝又何曾不想方设法试图将这些棋子分化并除去,一朝总揽大权。观今日国宴上的形势,李岚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