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奉旨回京

《攻略李将军的正确方式》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景宁王与王妃自然是没有听到这一帮下人的心声的,所以他们也就这么你追我跑幼稚的换了十来天的房。虽然于感情上看不出任何进展,倒是在某个方面很有一番默契。

他们都不约而同的趁着这段养伤空闲,向府衙的书库借了有关‘律法’、‘民俗’、‘通史’之类的典籍,打算好好了解一番目前所在的这个异世大齐朝。

但这可苦了一人要伺候两位主子的陆铁。因为府衙借阅是采取勾记制度的,往往他刚帮着王爷把《大齐律法》还回府衙,就又被自家少爷要求去书库内借回来。或者就是刚拿着李将军看完的《风土民情》正要去还,王爷又提出了借阅要求。偏偏他还得同时看顾着两位主子的药!

三番四次之后,可把陆铁折腾的不轻,便也分外的想念起王爷的内侍江元来。只是不知对方到底被王爷打发了去做何事。

时间便在这看似忙碌实则悠闲的阅读养伤中匆匆而过,等到李承恩伤势大好,边关的第一场雪也在下了一个多月后终于暂歇下来。此刻年关已近,江元完成了王爷的吩咐从晋州王府风尘仆仆地返回晋亭府衙,也同时带来了一份从京城快马加鞭送过来的圣旨。

圣旨如往常那般列举了景宁王夫夫这一年驻守边关的辛劳,更极为少见的把王妃李承恩此次一举击溃北方蛮夷的功劳大肆夸赞了一番,也赞扬了景宁王增援及时、一箭灭敌首的功勋,封赏了一堆的金银财物和古玩珍宝。末尾更是一番思念舔犊之情,命景宁王夫夫择日回京团圆。

李岚接过圣旨,心绪几许浮动。他前身三十年,功劳高于这大齐景宁王之处不知凡几,却从未得过父皇一次夸赞,而今……

真是讽刺。

不过,这大齐朝本也不是那大唐王朝的复刻。

这几日李岚看完通史典籍,才算是大概弄明白了这个异世的朝代更迭。之前的那些朝代就不提了,单论这大齐朝,就根本与唐朝的历史完全不同。李岚先前因为自身和李承恩都是几乎被完全复制的缘故,先入为主的以为历史应该也是相似的,以为这大齐朝不过是换了个名称的唐朝。

但仔细研究通史之后才发现,这大齐朝,其实更像是隋朝的延续。只不过开国的那一位不姓杨,姓了李。后续更没有武帝女子称帝,没有韦后独断专权,便是他皇爷爷的明皇杨妃那一段都没有,倒是多出了很多功勋卓著、名垂青史,与开国先祖们一起打江山的双儿皇后。

有意思的是,明明是如此截然不同的朝代更迭与传承,延续到了这一代,当朝皇室的名讳竟然神奇的和李岚那一边唐朝皇室的名讳完全相同。

这让李岚对于回京团圆倒是有了几分迫切的期待,他挺想知道,他的那些大哥、二哥,还有皇弟们,在这般一样的名讳之下还是不是他认识的那个模样,尤其还有他的父皇和太上皇。

在唐朝,他的父皇与太上皇父子之间关系并不好,父皇是安史之乱中自己称帝后才推尊皇爷爷为太上皇的。但是这个大齐朝,目前显然并未曾遭遇战乱,却有了太上皇……

这实在是,于薄情狠毒的皇室关系内十分新奇的一份存在啊!

次日,雪停天晴。

李岚原想直接就从晋亭城起驾返回京城,但李承恩却别有打算,他一大早就过来请示了景宁王,表示想要返回雁门关,先去安排二十万将士的过年事宜。李岚想了想,便让传令兵前去给几位将军传讯,除去留守的驻军与边将外,西北大军直接拔营返回晋州城。并设轮防制,校尉级以上分批次回家团圆。

“好了,现在承恩可以放下心与本王一起返京了?”李岚扶起李承恩时笑得一脸得意,他就不信了,这返京一路至少也得十来天,还找不到同床共枕的时机?

“……”景宁王目光中的狡黠一目了然,李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