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开仓济民

《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曹操低头沉吟,思量着是否要采纳贾诩的计谋。

一旁默不作声的荀攸却是笑道:“文和所言应该有所保留吧?这留下牵制之人,需对刘备有足够的吸引力,唯有一人可当。”

贾诩幽幽看了荀攸一眼,暗骂荀攸既然知道,直接提出来便是,非要把球踢回来。

无奈之下,贾诩只得补充道:“不错,此人选非夏侯将军莫属,若是主将不露踪迹,易使刘备生疑。”

这里的夏侯将军指的自然是夏侯渊。

曹操没有继续说话,营帐内一片寂静,大家都知道这对曹操而言是个艰难的抉择,犹豫不决是很正常的。

只是留给曹操的时间并不多,每一天都可能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今夜必须做出决定。

半晌以后,曹操眉眼下垂,方才问道:“让妙才牵制,应如何执行,才能掩护大军暗中撤离呢?”

曹操提出这个问题,便是同意了贾诩的计策。

贾诩进而回道:“主公,可使大军直接撤往漆县,刘备沿途接管各城势必停留一点时间,如此大军可脱离刘备视线之外,之后大军只留下一万人,其余再从漆县转向长安。”

“虽说迂回了一点距离,却胜在稳妥。”

“诸位觉得可行吗?”曹操想听听其他人意见,询问道。

但这计谋显然并不能保证成功率,几位都陷入了沉默,不敢妄言。

曹操看在眼里,叹息道:“也罢,便依文和行事。”

荀攸点头称是。

“文和……”曹操再度叫了一声。

不待多言,贾诩苦笑道:“主公,诩已无其他计策可用。”

曹操这才惋惜的放过他,而其他人也暂时给不出有利的建议,这场会谈就此结束。

下达的命令发往凉州各路。

在命令传达的路上,关西军团才分别在冀县,散关遭遇新败。

临渭城中,夏侯渊先收到了张合的书信。

他与徐晃商议了一番,本欲退往陈仓与张合合兵,还未出发,紧接着又收到了曹操的命令。

夏侯渊阅读了一遍,轻笑一声,顺手递给了徐晃。

徐晃也认真阅读了一遍,他脸上的表情逐渐从疑惑变为惊讶,到最后看到要夏侯渊断后牵制时,他才知道夏侯渊方才那声轻笑是什么意思。

徐晃抱拳道:“将军,末将愿替将军代为断后。”

夏侯渊微笑摇头道:“主公的安排必定有主公的用意,我等只需遵从,此话不必再提。”

“想必主公的书信儁义那边也已经收到,传令下去,明日搜罗百姓物资充饷,动军,撤往漆县。”

“末将领命。”

与夏侯渊一致,凉州各地的曹军纷纷行动。

劫掠百姓的存粮,自然会引发百姓的不满,不少地区都出现了百姓**的事件,但无一例外都被曹军**。

一时之间,民声哀怨。

刘备与庞统两路大军在曹军撤退后分别进入了临渭与陈仓。

刚刚进城,便见百姓集体跪倒在地,哀嚎一片,祈求刘备救命。

刘备不明所以,急忙下马查看,问清原因。

在听闻曹军所作所为之后,当即气得青筋乍起。

“曹贼怎可行此禽兽之事!置一城百姓性命于不顾。”

刘备环视一圈,朗声道:“乡亲们!都起身吧!听备一言。”

“曹贼暴虐无道,然备定不会见死不救,请乡亲们稍安勿躁,待备接管城池,便会开仓赈粮。”

百姓无不感激涕零,拜谢道:“刘皇叔仁德无双,真乃万民之幸。”

在刘备接受百姓的赞誉时,一旁的法正却是缓缓抚须,若有所思。

待到离开之后,法正方道:“主公,济粮之事还需谨慎。”

刘备一愣,疑惑道:“我军兵粮充足,应无大碍吧?”

“若仅是这一城百姓,自然没有大碍,可若是整个凉州的百姓,可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刘备闻言大惊:“孝直之意是,曹操劫掠了整个凉州百姓之物资?”

法正轻轻摇头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