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三章: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红楼:开局庶子,嫂嫂请自重!》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给庶吉士讲课完毕。

午饭时分。

丌诗轩出编修厅到东斋房前面的瀛洲亭赏风景。

凤凰池的水清澈无比,鱼鸭戏水。

魏无知出来跟他攀谈。

不多时工科给事中贾斯文飘然而来。

丌诗轩好奇问道:“贾给事来做什么?”

“我来送奏折归档,六科廊抄发了。

翰林院照存一份。”

贾斯文迈上亭子,微笑道:“办了公事,顺便也谈谈私事。”

“哦?”

贾斯文放低声道:“魏兄早与贾琮不对付,丌兄怕也对他中状元不甘心。

贾某入江左盟多年,当为江南士子说话。

魏兄的堂舅罗给事,留作后手,我做先手。”

“先手怎样,后手怎样?”丌诗轩闻言倒来了兴致。

魏无知眼神一亮,开窍道:“贾琮的老师不是工部侍郎秦业吗?

咱们就先拿他开刀,秦业年事已高。

贾兄是工科给事中!

就说按最高年七十五必须退休。

上奏他致仕。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看看贾琮有何反应!”

丌诗轩皱眉:“即使秦侍郎致仕,那也是自然退休。

指不定圣上还要给他进一级散官之禄。

怎么弹劾贾琮呢?”

魏无知眼神森冷:“时间久了,必有破绽可寻。

无论考课、考察。

都是高官宽、小官严,京官宽、外官严。

考察由本衙门掌印官具奏,汪阁老似是有意提拔他。

但我舅舅每六年会同吏部考功司、都察院举行考察。

到时候......必能扫清奸佞小人!

众正盈朝,才是我等君子当道之时!”

三人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地商量着计划。

~~~~~

“贾修撰,快快请起,本王等你都等急了。”

只穿着家常便服的凌决祎,亲手把堂下的贾琮扶起。

“昨儿个才得知修撰被安排到本王府邸。

本王焚香沐浴了一整晚,就等你过来。”

贾琮心里讶然,侧边的长府官雒仁颔首道。

“哥儿的府邸,今天以前,未有翰林讲官。”

不受宠就是不受宠,此地也太门前冷落鞍马稀了!

贾琮对雒仁拱了手,退后他们一步进去。

府里大堂早设好了讲案,凌决袆专心地坐下讲桌。

雒仁旁听记录。

长府官是皇帝在亲王府的亲信耳目。

贾琮一本正经道:“王爷是否学过书法、四书?”

“看过,但本王未及弱冠,也未举行冠礼、婚礼。

父皇派本王等外出巡视,也是亲眼看看民间疾苦。

知者甚少!

本王年龄虽大于修撰,学问可不及你这个状元......”

凌决袆兴致颇高,显然对讲官无抗拒。

贾琮沉吟再三。

初次见面,这个亲王还是不错的。

外表像传说一样老实忠厚。

大楚的亲王一般不会之国就藩。

而是拥有一定的参政权力!

太子也并非全按祖制立嫡长子。

这样他也就有从龙的希望。

“王爷既然看过四书五经。

下官今日便先以实要教之。”

贾琮取出一幅地图到他前面摊开:“这是下官找到的翻刻本的《坤宇万国全图》。

乃是当年泰西巨儒利玛窦所绘,天下之大!

四海广阔,我大楚不过是其中之一.......”

因为本朝初期天主教有些行动过激。

受到了一部分高官的排斥,很多东西也被焚毁。

所以凌决袆还是第一次见这万国全图。

啧啧称奇,手指沿海地方。

“宁波、濠镜应有这些外国人在......”

“不错。”

贾琮点头道:“福建可通琉球,宁波可通日本。

濠镜可痛远洋.......大洋上有季风。

航船按时令季风远达诸国!

马尼拉、果阿一直到西方的里斯本。

这条航线充满了巨大的利润......”

雒仁想不到贾琮教的是这些。

不过也不算违反规定,他提笔记录。

凌决袆对贾琮的博学佩服不已,改口称“先生”。

亲王讲官也即是老师!

但之前叫不出口。

“这条就是黄河了,比兵部职方司的地图更精确。”

讲了半天。

贾琮有些口干舌燥,凌决袆叫奶妈甘萱递糕点水酒。

贾琮见到进来的女人,暗暗诧异。

此女看似年纪未满三十,月华长裙,颇为美艳。

既然是奶妈,亲王长大了!

奶妈应该回家才是,也不知怎么搞的。

申时下班。

贾琮坐轿回去。

在正阳门前街道遇到龚鼎祠的七品轿。

贾琮招呼道:“龚兄的讲课怎么样?”

“还行,以前都是听别人讲。

现在换做自己讲,感觉总是不同。”

龚鼎祠伸头出来:“你在四王爷那里怎么样呢?”

贾琮敷衍几句,要错开时。

龚鼎祠忽然以感叹的语气道:“好几科的翰林人数也有几十。

每月考核若不称职,都很危险!

我出来的时候好像六科廊抄发了一封工科的奏折。

是弹劾秦侍郎致仕的!

我也是听别人说,不知道真假。”

贾琮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多谢提醒,朝考那边有消息吗?”

“贾兄是关心你们山海盟的两位同仁?

唔......”

龚鼎祠摇头:“朝考才开始,消息还没传出来。”

两人各自放下了轿帘。

贾琮坐在轿中沉思,能考中进士的人。

本朝大诰、律法、会典等等掌故,无不熟知。

前明的规定。

官员七十必须退休,本朝加到七十五。

但是太宗圣祖时期,有些阁老在位到八十几。

得看皇帝的意思。

秦业退休也无大碍,以侍郎官职合法退休。

肯定会加封一级散官、每年有一定的退休金。

然而问题是这件事情似乎是针对他来的。

贾琮才刚上任,就有了敏锐的政治触觉。

工科给事中贾斯文?

这帮科道官就是吃饱了撑着啊!

虽然科道官也有正直的人。

但大多数都是疯狗,逮谁咬谁。

想想他目前的优势,在亲王方面还体现不出来。

但翰林面见皇帝的机会很大。

皇帝偶尔也会过来翰林院。

另外就是皇帝的经筵讲官,皇帝的讲官比亲王讲官高级。

多为侍读、侍讲,他必须想办法升上去。

亦或者,成为内宫值班翰林的一员。

时间已经越来越紧迫了,不知道王子腾会如何倒台?

贾元春怎么死的?

还有,二姐姐贾迎春被卖也不远了

坐在柔软舒适的坐垫上,他的心却不放松!

贾琮犹如老僧入定般闭目沉思了一阵。

轿子向西转,隐隐听见外面的喧闹声。

他开口道:“停,向东转,到东小市。”

左右跟随的铁牛、曹达华。

伴随贾琮一步步走远,青云直上。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同时。

铁牛倒觉得隔阂越来越远,也愈发敬畏。

这个主子根本不像宝二爷好糊弄,很是精明。

轿子停在东四牌楼底下。

贾琮没有下轿,派两人去询问情况。

此地有好几家商会的馆阁。

外围栏杆,里面是院子!

看看这四柱三门的牌楼。

几年前在此受到的侮辱,今天应该找回来了。

铁牛有眼力见的说道:“是浙商、徽商、晋商的会馆在闹。

抗议崇文门钞关的税额太高。

忠顺亲王府不守定下的规矩。”

当时只要是大城市,都有商家的会馆。

这种会馆第一共同出资营建!

第二是乡土联盟。

倘若同乡之人有困难,可以向会馆申请援助。

申请的人不一定都是商人。

贫困的赶考秀才、举人等等都行。

这是外地人在异乡发起维护本土权力的一种民间机构。

大的会馆,都有官方代言人。

——————

“你们俩都是浙商会馆的人,钞关不守规矩。

你们也不用守规矩。”

贾琮手指敲敲桌子上墨汁未干的纸张。

“把这份告示传抄几千份,不要让人知道是兰陵书店传出来的。

出钱叫别的书店去抄。”

两人看到贾琮这身官服,多了几分敬畏。

黄俊郎拘束道:“出钱倒不是问题。

只是公子的意思,是要闹大?”

“不错,闹得越大越好。

会有人给你们收拾场子的。”

贾琮冷笑:“到时鼓动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柴米油盐酱醋茶!

民众一旦少了日用食品,也会加入进来。”

“这......”

金喜财沮丧道:“会不会被杀头?”

“放心,这涉及不到亲王,出面的是长府官。

官面上的事情,有人会处理好。”

贾琮给了一颗定心丸。

他又从书社拿了几本关于大观园众女的诗集评本出去。

这时代的出书,只要有利可图。

别的商家不管它是哪家商号的,也盗版过来出。

诗集在文人之中受欢迎,自然有评本。

评本也有卖得好、卖得不好的。

比如金圣叹评水浒、西厢就卖得好。

因为评得有特点。

此后的几天。

贾琮要么在翰林院授课,要么在豫亲王府讲学。

要么抽空就去看看学堂扩建的进度。

一直到五月中朝考出来,王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